该还不错。
背着竹筐往竹林里找了几分钟,闻峥砍伐了几棵竹子,还找了不少平整的石头,全都带回来堆在地上。
然后将拉回来的竹子顶端、根部和竹叶砍断,用木棍搭出两个简单的熏肉架,用绳子将猪肉串起来绑在熏肉架里面。
熏肉架之下点起了火堆,竹叶燃烧冒出的烟雾缓缓向上,笼罩着这些野猪肉。闻峥从竹筐里拿出宽大的芭蕉叶,搭在熏肉架的外面,多少能减缓烟雾飘远,也就是减少熏制的时间。
烟熏需要不短的时间,闻峥半点不着急地在旁边再弄了一个火堆,先将猪皮翻过来用火小心烤了烤,放到旁边晾晒。
然后把石头放在火堆旁垒起,将大贝壳放在上面。等到贝壳里面的水分完全蒸发,闻铮小心翼翼从粗筐里拿出用芭蕉叶包好的猪板油,切成小块放入贝壳。
白色的肥肉慢慢缩小逐渐变成金黄色,猪油源源不断地被熬了出来,闻峥的眼睛死死地盯着,等到熬制地差不多了,再往里面加入了一点点海盐,盐分能够延长猪油的保质期。
等到猪板油不再缩小,闻铮才将贝壳从火上取下来,里面熬出所有油脂变成金黄色的猪板油,同样是一种叫做猪油渣的美味食物。
闻铮用竹筷把猪油渣夹了起来,放入口中轻轻一咬,咸香酥脆。没有那么多的调料,仅仅加一点点盐就格外好吃,如同儿时记忆里的味道。
“有点想吃包子了,有猪油渣的那种。”闻铮喃喃自语,儿时家里炼完油后总会把猪油渣放到剁好的馅里,包成包子。不是每个包子里都会有猪油渣,每当吃到的时候就会格外惊喜。
连续吃了好几块,闻铮才忍下继续吃的念头,将剩余的猪油渣放到竹筒里。没有其他容器,闻铮没有选择,熬出来的猪油等凉了后同样要放入竹筒中。
光靠猪油渣可吃不饱,火堆旁的石头已经变得滚烫无比,用树叶把石头擦拭干净。闻铮拿出了刚摘的鲜嫩竹笋,和特意留着没熏的猪里脊肉。
竹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