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有大利可图,甚至可以填充蜀国那相当空虚的国库,那他刘子峰不管怎样都要想办法克服这些困难。</p>
何况纸张造出来,对外是不错的财政来源,对内有利于政治和教育的发展,怎么看都是好事情。</p>
先让人把泡在清水里的竹子取出来,将竹囊部分收取,然后晒干,这个步骤需要将竹囊尽量撕扯成细丝。</p>
因为砍竹子的时间太晚了,竹子都长老了,纤维量不如嫩竹多,取到的竹丝量并不多。</p>
待到竹丝晒干后,扎成合适的小捆,再放入大锅中蒸煮,通过高温去除纤维中的杂质,从而达到软化的效果。</p>
之后将软化的竹纤维进行舂捣,使之粉碎,在把粉碎后的竹纤维放入水池中,放入准备好的池子里搅拌均匀,拿滤网把泥浆排净后,加入一种叫滑根水的植物液体(起凝固作用),便成为造纸的纸浆了。</p>
刘子峰想不到所谓的滑根水是用什么植物做成的,索性装了几盆纤维水出来,一个个试。</p>
试了十几种植物后,最后试到一种奇怪的植物,能够起到一定的凝固作用,但效果不是很好。即便这样,刘子峰还是无可奈何的用上了,毕竟聊胜于无。</p>
匠人拿着捞纸帘操作的时候,刘子峰就站在一边,盯着他操作,那匠人小心翼翼的捞纸浆,然后跟呵护宝贝似的将竹帘覆到一边的台子上。</p>
制造库这边的匠人估计也是第一次做焙纸这种活计,好几次把湿纸糊到烘台上的时候都把纸给拉坏了,刘子峰批评也不是的,不批评也不是,因为这个技术确实是难,光是把这个烘台粉尽量刷成光滑就废了不少功夫。</p>
一阵折腾后做出的纸,五十张里五分之一因为火太大,从炕台上揭下来的时候时候就碎了。近一半薄厚不均匀,最后让刘子峰勉强满意的只有五张不到。</p>
摸了摸这几张纸,刘子峰不由哀叹:“成品率太低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