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纸张</p>
九月底,太史令定下吉日,确定十一月二十三为天子大婚吉日。</p>
十月,邓芝奉命出使东吴,让诸葛亮送邓芝出蓉城后,刘子峰就一头扎进了制造库。</p>
六月底浸泡下的竹子在池子里浸泡的差不多了,造纸可以提上日程了。</p>
刘子峰想做的连史纸。所谓连史纸,又称连四纸,连泗纸,原产江西、福建。素有“寿纸千年”之称。采用嫩竹做原料,碱法蒸煮,漂白制浆,手工竹帘抄造,有72道工艺,道道精湛。</p>
连史纸纸白如玉,厚薄均匀,永不变色,防虫耐热,着墨鲜明,吸水易干,书写、图画均宜。所印刷的书,清晰明目,久看眼不易倦。</p>
所谓片纸非容易,措手七十二,连史纸制作需要七十二道工艺,但刘子峰觉得最难的地方在抄纸竹帘的制作,和抄捞纸,焙纸这三步。</p>
先说竹帘,竹帘的制作采用非常纤细的竹丝编织而成,编制造出来竹帘,薄可见人。因为竹丝太过纤细了,编织期间容易断,制造库编织匠人花了三个月,才编出十卷质量尚可的竹帘。</p>
再就是抄捞纸,连史纸的捞纸工艺是所有手工纸中最难的一个,这个步骤,看着就是用捞纸帘捞了三次,但每次捞多少水,下捞时用多少力都有讲究,否则捞出来的纸张会一边厚一边薄。</p>
焙纸是手工造纸的最后一步,也称烘纸或晒纸,就是把湿纸页变成可以使用的干产品。焙纸的方法是把经过榨干的湿纸一张一张地分开,再将其刷贴在烘壁外面,利用壁内烧火的热量,传递到外壁蒸发纸内的水分,使纸页变干。焙纸时烘壁表面温度不可过高,不然纸页易起皱和发脆。</p>
手工造纸工序繁多,要求苛刻,刘子峰前世就听说有年轻人学手工造纸,三年才学了皮毛,有的人甚至都六十年都没学到精髓。</p>
造出好的纸确实难,但只要想到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