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而花犯似乎从未动过杀机,纵是以寡敌众,他最多也只是重创对手,而不会取其性命。如此一来,看似凶险无比的搏杀却因花犯的宽容而未显现出应有的残酷血腥。当然,对敌人的宽容,也是要以实力为后盾的,否则无异于自取灭亡。由花犯那边传来的密集的金铁交鸣之声在战传说听来已恍若来自另一个世界,以他今日的修为,仅凭对声音的判断,也能大致推断出花犯不会有危险。战传说举重若轻的神情被恨将看在眼里,同时,他还察觉到眼前这未满二十岁的年轻人竟显示出了惊人的对敌经验,这样的经验,若非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惊世骇俗之战,是绝不可能得到的。那一瞬间,恨将忽然有所醒悟:为何当大劫主要求冥皇追杀战传说时,冥皇会那么痛快地应允下来,并且在遭受挫败之后,不惜让卜城劳师动众。冥皇极可能是对战传说有所忌惮!当时,冥皇尚不可能知道战传说的真正来历,对乐土境内突然出现的能击杀哀将的年轻高手,冥皇不可能不忌惮。因此,冥皇之所以答应了大劫主的要求,其中也不乏为自己谋算的因素。而冥皇不愿由劫域的人直接杀入坐忘城对付战传说,恐怕也是为了自己驾驭万民的权力。因为一旦世人知道远在极北之地的劫域的人马竟杀入坐忘城而冥皇却毫无准备,必然会滋生对冥皇的不满情绪。同样是基于这一点,冥皇在得知落木四有意撤退时,并不打算左知己在取代落木四之后更改这一决定,而要设法引战传说离开坐忘城。如此看来,冥皇看似对劫域百依百顺,其实他看得最重的仍是他的大冥王朝。想到这一点,恨将心中顿生被愚弄的不忿之感。战传说在第一时间捕捉到了恨将的这种情绪变化!没有任何的犹豫,“无咎剑道”的“灭世道”全力攻出!“万象无法,法本寂灭,寂定于心,不昏不昧,万变随缘,天地可灭”!苦悲剑以不可捉摸的轨迹在虚空中闪掣穿掠,剑势的每一次改变看似杂乱无章,难以捉摸,其实无不是与战传说的内息、心境的微妙变化息息相关。“灭世道”的精蕴便在于随缘而动,随心而变,但在万变莫测之中却有一点是亘古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