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此话一出,陛下将如何看我儒家?此乃大大的不妥,我附议伏兄的说法,当慎重。”
贡姓大儒回道:“孟兄难道不看好扶苏?试问除了扶苏,还有人会如此信重我儒家?”
又有一大儒提到:“胡亥公子如何?”
贡姓大儒回道:“颜兄有所不知,相比扶苏得道者多助,大秦上下并没多少人看好胡亥,于儒家而言,风险太大。”
孟姓大儒说道:“可任由扶苏如此作为,我儒家同样风险不小,要知道扶苏毕竟还只是公子,一旦扶苏恶了秦皇,而秦皇又认定是我儒家教唆的,那将会是我儒家的灭顶之灾。”
周青臣终于开口了:“孟兄不必过于担心,只需多多提点扶苏公子就好。”
伏生一听,立刻露出一丝微笑:“可周兄经常提点扶苏,这不还是发生了此事吗?在下看来,还需多多讨论。”
周青臣眼睛微眯,果然是来挑我毛病的吗?下一步,是不是要建议多派几个人辅佐扶苏?
果然有大儒提议:“周兄平常也比较忙,有所疏漏也在情理之中,不如再多几个人在一旁提点?”
众人听后眼神微妙,若有所思。
伏生见状不由趁热打铁说道:“大家以为如何?”
一下子引爆了话题,这个说:“在理,一人计短,二人计长”。
那个说:“集众人智慧,一定能将扶苏教导的更好。”
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难道大家要一齐围着扶苏一个人转吗?不是胡亥也应关注一下吗?”
却很快被淹没在主流中,消失不见。
随后不少人都推选出来,将作为可靠人选辅佐扶苏,周青臣脸色越来越难看。
甚至有人为了名额,争的面红耳赤。
此时,淳于越上前一步,大声说道:“诸位静静,在下还有一个更好的办法,请听我一言。”
众大儒一听,全都转头淳于越,带着惊异之色看着他。
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