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是大同主义初级阶段了,如果没有计划经济主导的话,还叫什么大同主义社会呢?”妮可开始批判地球世界的计划经济了,这也是李奇和其他从事过经济工作,或者有所沾边的人的共同理解。当然小红的资料库里能搜索出浩瀚如海的批判文章,妮可也不是照搬那些论点,而是结合了赤联的实际状况。严格说,计划经济有两层属性,一层是有所有制属性的政治经济体系,这体现在它天生就是匹配大同主义的经济体系,是大同主义按需分配的具现。与此同时,计划经济的另一层又是单纯的技术手段。在地球世界的实践里,计划经济其实也没有必然的所有制属性,它天生就是战争、灾难和特殊状况下社会资源分配的最佳模式,跟配给制密不可分。对计划经济的批判经常被带歪到攻击第一层属性的节奏上,而忽略了计划经济的现实问题大多体现在第二层属性上。计划经济作为技术手段,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按需分配里的这个“需”,在现实里是无法准确掌握的。这就导致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除了那些有针对性的计划,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计划都很难体现真实需求,从而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另一个致命缺陷则是,从搜集信息到制定计划,再到负责分配,计划经济的整个环节是靠人的意志推动的。这些环节汇聚在一起,必然形成官僚体系,实际运转就偏离了资源调配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点,被权力意志纳入到另一条轨道里。至于计划经济作为第一层属性的政治经济体系,在实践中表现出的物资匮乏、创新不足、遏制欲望等等问题,就不单单是制度问题,更多属于历史问题了。“所以计划经济的问题就只是技术问题……”妮可滔滔不绝,桌子上的立体投影也随着她的讲解不断变换,“PPT术”已经进阶到了大师级别。“就算是在地球世界,只靠单纯的硅基计算机技术,也发展出了互联网,催生出大数据、智能制造、精简制造这一系列的新技术和新理念。”“用这些技术改造计划经济,完全能够做到准确和实时的把握需求,通过大大缩短了的生产和交易环节进行交付。”“再加上区块链之类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