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沅洪
那个暑假注定是漫长的,没有雨,也没有风,几乎让人感到窒息,疲惫的乡村人仰望着高远的蓝天,只巴望着老天赐来几丝清新与凉意。在这样闪烁着火焰的天气里,这样焦灼的企盼中,她,便是最虔诚的等待者之一。她不仅等待了快一个暑假,也为此足足准备了八年。
日子一天天过去,枫叶快要变黄的时候,一个清晨,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翻山越岭送来了一个令全家人沸腾的消息,“孩子,你被一中录取了!”“啊!真的吗?”被全县唯一的重点高中录取了!她捂住鼻子,眼睛里盈满着泪花。赶来报信的是自己的外公,外公从熟人那里得到了消息,还捎回了盖着红印章的通知书。
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学生能考上县上的重点高中是很多学子们的奢望,可短暂的欣喜过后,现实的难题即刻呈现在眼前——去哪弄学费?农村里,光景差的,每一毛钱,一分钱都来之不易,五十元的学费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着实是个不小的数目了。开学的日期渐渐临近,父亲整日愁眉不展。去哪借哩?家家户户差不多,谁都没有闲钱,能顾好自己就不错了。“去你表姑家吧。”左思右想,父亲忽然抬起那耷拉到腰间的头,“她那里的日子宽裕些,我早先在她面前提过这事,如果女儿考上了高中,得让她帮着点。”她暗淡的眼神终于泛现了光芒。
第二天,天刚亮,十六岁的她打着雨伞出发了,路很滑,可她走得很轻快。
“孩子,姑姑家也没钱,你坐会,我去想想办法。”不多久,表姑回来了,“孩子,实在没借到,大家都紧得不行,你和爸爸再想点别的法子吧。”“没事,我们再想想别的办法。”她一怔,又强装笑颜,谢绝了表姑的挽留,没吃中饭就离开了。在转身背对着表姑的那一刻,她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淌了出来,和着这止不住的秋雨,无声地滴落在乡间的泥路上。路,是这样的漫长而难走。
离报到的日期只有三天了,五十元的学费,一分钱都没有筹到。失学吧!这是最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