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清明渠、永安渠、龙首渠和黄渠供应了长安的日常用水,可有谁知道这四条渠是从哪条河里把水引过来的?每条河枯水期在什么时期?涨水期又在什么时期?
抛开这些不说,再说排水工程,据儿臣了解,从武德四年到现在,整整十年时间,长安一共被洪水淹了三次,这是为什么?
靠着护城河和长安城中那些大小景观池来泄洪,一个个脑子都撞猪身上了!&r;
李恪越说越激动,指着朝堂上衮衮诸公,恨铁不成钢的说道:&;就连打柴的樵夫都知道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偏偏你们就不知道?
连我一个败家子都知道,槽渠北接渭水东连黄河,是长安城唯一泄洪的通道,你们这些人会不会知道?
用你们的猪脑子好好想想,是清理河道的花费多,还是每年不停的赈灾花费多。
整天拿着国帑说话,披着人皮不干人事,一个个只想着自己的名声,置长安百姓安危于不顾。
名士,清流,我呸!
你们说本王是败家子,本王不反驳。
你们说本王是废物,本王同样不反驳。
因为本王知道,内心黑暗之人无论看什么都是黑的,俗语说的好以己度人嘛,你们早已经习惯了用自己来衡量别人。
可笑,可叹,可悲!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r;
大殿上官员百余,尽管被李恪骂的面红耳赤,却没有任何人站出来哔哔一句。
所有人都被那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p;&p;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r;震撼的无以复加。
高高在上的李世民亦是双眼放光,不可否认,李恪这一句直接说出了他的心声。
看着下面昂首挺胸的李恪,怎么看怎么喜欢。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