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赵国公府。
得知李恪出使高句丽是自家老爹主意的长孙冲火急火燎的赶了回来,澡都顾不上洗便冲到长孙无忌的书房。
&;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您为什么要提这样的建议,您知不知道,现在好多人都说我们长孙家过河拆桥,排除异己&p;&p;&r;
&;说够了没有?说够了就坐下。&r;
长孙无忌淡淡看着儿子,直到他喘着粗气停下,方才缓缓说道:&;老夫早就告诉过你,遇到事情要冷静,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人云亦云。&r;
长孙冲做了几个深呼吸,让自己慢慢平静下来:&;可是父亲,李恪这次把高句丽得罪的狠了,你这样送他去高句丽跟送他去死有什么区别。&r;
&;哼,没脑子的东西。&r;长孙无忌怒哼一声:&;你真以为让李恪去高句丽是我的主意?你觉得陛下如果不点头,凭我就能安排一位大唐皇子的去留?天真!&r;
&;可外面明明都说&p;&p;&r;
长孙无忌不等他把话说完,直接开始赶人:&;给老夫闭嘴,滚出去!&r;
能说的他刚刚已经说了,不能说的就算刀架在脖子上他也不能说,否则他就必须告诉长孙冲,是皇帝陛下打算接手麻亭县工业区,又不好意思对自己儿子下手,所以他只能站出来背这口黑锅。
很无奈,但这就是他存在的意义,否则朝堂上衮衮诸公,何以长孙家就这么受宠,难道还真以为是李世民疼老婆,爱屋及乌故意照顾长孙家?
别扯淡了,这一切都是因为他长孙无忌擅长背锅,经常提一些皇帝陛下想做又不想说的事情,正因如此长孙家才会显得如此特立独行,深受圣眷。
&p;&p;
与此同时,太极宫。
杨妃正以一副忐忑不安的神情跪在李世民的面前,螓首低垂,语带哽咽:&;陛下,恪儿还未满二十啊,此去高句丽路途遥远,又值寒冬,他,他在路上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