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文明的语言系统充满好奇,这书写了将近一辈子,就差最后一步,外星人的语言。</p>
所以馆长拿着钱,拖着病怏怏的身子委托在星盘科研所的同学给他造一个小型卫星,还是欠下了一大笔债务,同学看在多年的感情上自掏腰包,预透支了近10年的科研工资,终于以1:20的比例设计建造出“知识号”,配备一个大天线,像是个打开的雨伞。馆长因此多活了半年,直到看见卫星飞往外太空,兴许在长睡不醒中梦见它一直飞到遥远的银河系边缘,录入各种星球和可能文明的声音返回这里,那本书的结尾是这样:</p>
“我将跟随我的希望,去寻找,去欢笑。”</p>
但那个计划失败了。</p>
因为距离问题,卫星要在离开小行星两个月后再通过地面中心指挥打开天线,在那之前它一直像一把合上的伞。但当同学发出指令后,天线怎么也没按照计划打开,又经过几个星期时间的重新建模模拟研究,同学发现了问题:</p>
在知识号升空之前,负责运输它的帝国卫队心不在焉,路上数次颠簸,导致几根骨架上的润滑物质和氧化层在摩擦作用下被过早消耗。进入太空后有三根骨架因为冷焊效应和其他金属部位紧紧粘合在一起,开启装置已经不具备能力将它打开了。知识号,变成了太空垃圾。</p>
“这是我将惭愧一生的错误,如果我更注意一些......”葬礼上,埃布尔凝视着馆长的墓碑,带着哭腔对身旁不相识的警探说道。</p>
“Hey,科学家。”米勒打断了他。“这不是你的错,你能造卫星,你能研究各种深奥的科学,但你忘了给运输队更多的钱。”</p>
埃布尔艰难地透过眼镜看向身旁冷峻的警探。</p>
“接受吧,至少它到了外面。”</p>
警探留下最后一句话,把一丛舒兰摆在坟前,转身离开了。</p>
现在图书馆已经荒废了,书籍散落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