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6章 提纯硝

前几日随着姚山和郑云飞的舰队离开,大顶山最后的一批武器弹药也被带走了。</p>

孙如今来汇报的就是火药已经用完了,现在的兵工厂已经不能再继续生产弹药了。</p>

火药主要是由硫磺、硝石、木炭混合而成,到了明代,特别是经过戚继光完善的“硝一两,磺一钱四分,柳炭一钱八分”。</p>

基本已经和后世的黑火药配率已经基本一致。</p>

当然,因为此时硝、硫磺的纯度比较差,就算配方基本一样,明清时黑火药的威力,也只有后世黑火药的百分之七十左右。</p>

主要原因就出现在硝石上,因为这个时空的硝石提炼纯度并不能与后世相比。</p>

大顶山兵工厂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硝石的短缺。</p>

中国的硝石矿极度缺乏,仅有的几个然硝石矿洞,也在远隔万里之外的府。</p>

本来应该是很难办的事情,但好在大顶山位于沿海,山下就有广阔的盐碱地,这就为硝的提炼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p>

火药对于王新来,简直是比黄金还重要的东西,因为没了火药所有的燧发枪都只是一根好看点的烧火棍而已。</p>

那些盖伦船上的舰炮,也将成为真正的铁疙瘩,除了欣赏外没有一点用处。</p>

所以接下来的几,王新一直都在为了硝土的提纯忙碌着。</p>

为了利于硝土的收集,王新直接把提炼厂建在了,离大顶山五里外的广阔盐碱地上。</p>

为了修建这个提炼厂,王新直接就动用了大顶山的全部力量,水泥、钢筋、砖块都优先提供提炼厂的建设。</p>

一切事情都为提炼厂让路,这一路下来可谓是处处绿灯。</p>

为了保护提炼厂的安全,两个连直接就驻扎进了提炼厂。</p>

工地中,王新正带着一大行人在检查施工进度,很多泥瓦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