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旸帝今儿是逮着姬君尧不放了,大有不让他满意就不放过姬君尧的架势。
“臣不如他们!”姬君尧脱口而出。“臣是因得陛下赏识,才能入朝为官,而他们则是靠的自己的才学。”
“胡扯!”常旸帝没好气的瞪了姬君尧一眼:“这般说的,好像朕是昏君一般。”一旁的内侍监闻声头恨不得插胸口去,这话是他一个阉人能听的吗?
常旸帝不敢与先帝比功绩,但也自觉自己是个明君,若姬君尧无才无能,就算常旸帝抬举,怕也不会年纪轻轻就坐到从二品的官职。
最主要的是,常旸帝知道,姬君尧的才识不比下面人差,甚至更甚者,中个状元绰绰有余。
有的时候,常旸帝很是羡慕曹国公,能生出这般优秀的儿子,不像他,儿子们一个个的不上进,就只会为了那三瓜两枣争得头破血流。
这般一想,常旸帝就很后悔,当年就应该掳了姬君尧给他做儿子才是。如此,现在也不用羡慕曹国公了。
“陛下!”姬君尧拢眉,瞥了一眼鼻子与胸齐平的内侍监,语气中带着点无奈。
得亏这上面只有他们三人,否则这话要是被旁人听去了,可不得弹劾姬君尧。
“好了,朕就是开个玩笑!”
常旸帝收回目光,正襟危坐,又成了那个威严掌握生杀予夺的常旸帝。
很快殿试结束了,学子们交了卷子之后便在殿外等着。
审卷的是常旸帝和一众内阁学士。
姬君尧自觉的退出大殿,见此常旸帝也没拦着。
这也是他看中姬君尧的一点,不贪心,不恋权,知进退。
“陛下,此次学子中有臣的孙子,臣理应回避。”内阁学士伍显宗站出来道。
“也罢,你便站在边上听着就是了!”常旸帝摆摆手,伍显宗的性子,在朝为官的都知道,执拗的清官一个。
伍家家训,凡是入朝为官,必得科考。因此在朝为官的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