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下!”
朱棣这时却饶有兴趣的问道。
“官方报纸代表着朝廷的喉舌,因此报纸的文风需要严肃、公正,哪怕是报道新闻,也要以朝廷的新闻为主,不能像新闻报那么轻浮。”
朱瞻壑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继续道。
“另外官方报纸面对的是全国的百姓,而百姓大都不识字,就算识字,也很难看懂晦涩的文章,因此官方报纸上的文章,要更加的通俗易懂,最好是只要认字就能明白写的是什么,绝不能像儒报那样,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
“有道理!”
朱棣闻言击节赞叹道。
自己才刚提出要办报纸,朱瞻壑就能想到这么多,这说明他真是用心思考了。
“陛下,朝廷已经有邸报,不过邸报只面向官员,传播有限,现在若是办报纸,不如就让通政司出一些人,再从翰林院找几个文笔好的,应该就能撑起报社的骨架了。”
夏元吉这时也不甘示弱,当即上前建议道。
明朝的邸报由通政司掌管,他们负责各种公文、奏本的收发,设通政使一员,一般由皇帝的心腹担任。
“通政司可以出人,但翰林院就不必了!”
没想到朱瞻壑这时站起来反对道。“为何,难道世子你还能找出比翰林院文笔更好的人?”
夏元吉眉头一皱,立刻向朱瞻壑质问道。
“夏尚书莫急,刚才我已经说了,官方报纸是面向整个大明的百姓,因此写的文章必须能让百姓看得懂,翰林院里要么是状元要么是榜眼,让他们写这种文章,实在大材小用,随便从国子监找几个监生都可以胜任!”
朱瞻壑淡笑着解释道。
他倒不是针对翰林院,而是在他看来,那些翰林都是清贵官,平时主要负责一些书籍的编纂,写的文章都是越华丽越好,现在让他们去写通俗易懂的文章,说不定他们反而无法适应。
“世子太小瞧翰林院了,他们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