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理啊,咱们大汉境内有不少交趾人,其中也有一些表现不错的,如果从中挑选几个出来送回交趾,再给他们一些必要的支持,应该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朱高煦闻言也立刻反应过来,甚至连人选都想好了。
“父亲英明,我也是这么打算的!”
朱瞻壑立刻赞叹道,不得不说朱高煦的变化真的很大,现在越来越有朱棣当年的风采了。
“好,就这么办,等下我就吩咐锦衣卫去务色合适的人选!”
朱高煦当即拍板道,这种事肯定见不得光,因此肯定是锦衣卫去办这件事。
聊完了交趾的事,朱高煦并没有离开,而是犹豫了一下,这才再次开口道:“瞻壑,瞻基这小子登基后,一直表现的不怎么样,咱们远在大汉,都能感受到大明的国力在下降,大明国内有不少人对他也颇为腹诽,甚至还有人悄悄联络我。”
“有人联络您?他们要干什么?”
朱瞻壑眉头一皱,这才开口问道。
“他们找我还能干什么?伱肯定能猜到,我现在也在犹豫,以咱们大汉的国力,如果真的全力杀回去,瞻基这小子绝不可能像上次那么幸运!”
朱高煦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一种野心勃勃的表情。
朱瞻壑听到这里也是心中一惊,上次朱高煦冒险杀进北京,差点就活捉了朱瞻基,事后朱瞻壑问过他,如果真的抓住了朱瞻基,他会怎么处理对方,结果朱高煦的回答却是“不知道”。
其实从这个回答上,朱瞻壑就明白朱高煦对大明也并不是没有任何想法,如果有机会,他绝对不会对朱瞻基手软。
“父亲万万不可,至少现在还不行!”
朱瞻壑立刻严肃的警告道。
朱高煦有野心,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朱瞻壑并不愿意再来一次靖难,要知道当初朱棣从北向南打仗,几乎将河北、山东一带都打烂了,直到朱棣登基之后,这些地方都没能恢复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