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朱瞻基重用宦官这件事,内阁早就十分不满了,因为宦官不但派驻到地方,同时宫里的宦官也开始掌握一些权力,比如内阁批阅过的奏本,本来应该由朱瞻基亲自处理,但他有时懒得看,竟然交给宦官代为批红,虽然只是偶尔为之,但已经是个很不好的苗头了。
“杨荣,朕要如何做,难道还要你来教?”
朱瞻基这时也生气了,当即指着杨荣怒声反问道。
“陛下息怒,杨尚书只是着急于交趾的乱局,因此才口不择言,还请陛下不要怪罪!”杨士奇这时急忙站出来打圆场道,其它的内阁大臣也都纷纷出面劝说,杨荣知道自己不能和朱瞻基硬顶,于是也认了错,这才让朱瞻基消了火。
“朕意已决,命王通率兵镇压交趾的叛乱,同时派人通知黄福,乱世用重典,日后对交趾人要严加看管,防止再有叛乱发生!”
朱瞻基当即下旨道。
在他看来,当初朱高煦敢在交趾用重典,杀了那么多的豪族反而让交趾人平静了这么多年,自己没理由不行,毕竟他可不相信自己不如朱高煦。
面对朱瞻基的一意孤行,夏元吉和杨荣等人虽然心中反对,但这时也不敢说出来。
特别是杨荣,一张脸憋的通红,但却只能死死的掐住自己的大腿,好让自己冷静下来,否则再乱说的话,自己可能连小命都保不住了。
看到无人敢反对,朱瞻基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又宣布道:“太子年岁渐长,也快到开蒙的时候了,平时他身边都是由一群宦官陪着,这些宦官大字不识,只会带坏了太子,因此朕决定在宫中设一座内书堂,派人教授这些宦官读书识字,以便日后更好的陪伴太子!”
朱瞻基上面的话一出口,夏元吉和杨荣等人也全都震惊的抬起头,所有人都是一副不敢相信的表情。
片刻之后,杨荣终于第一个忍不住站出来反对道:“陛下万万不可,当初太祖皇帝在世时,曾经在宫中树立“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的铁牌,太宗皇